<b id="fxjzb"><em id="fxjzb"></em></b>

    <menuitem id="fxjzb"></menuitem><b id="fxjzb"></b>
    <track id="fxjzb"><video id="fxjzb"><th id="fxjzb"></th></video></track>

    <progress id="fxjzb"></progress>

    <progress id="fxjzb"><p id="fxjzb"></p></progress>
    當前位置:當前位置:首頁 > 娛樂 > 【】展期將持續至3月20日 正文

    【】展期將持續至3月20日

    [娛樂] 時間:2023-01-10 21:17:05 來源:人眾勝天網 作者:時尚 點擊:155次

      中新網廣州1月4日電 (程景偉 梁艷萍)“南北匯流——渤海國與南漢國文物展”4日在廣州的渤海南越王博物院王宮展區陳列樓臨展廳開展,展期將持續至3月20日。國南廣州該展覽由南越王博物院、漢國黑龍江省渤海上京遺址博物館、遺址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主辦。出土

      渤海國、文物南漢國,首次相隔千里,聯袂寥有交集,展出但都在大一統的渤海唐王朝影響下,為鞏固遼闊的國南廣州地理疆域、促進地區發展、漢國實現多民族、遺址跨區域文化交流、出土締造統一的文物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作出了貢獻。

      本次展覽為渤海國與南漢國遺址出土文物首次聯袂展出,精選了178件出土文物,通過“泱泱華夏”“物阜民豐”“異域同川”“瀚海無疆”四個部分,全面展示渤海國與南漢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對外交流等風貌。

    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掌要局”銘文白釉瓷碗 南越王博物院 供圖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掌要局”銘文白釉瓷碗 南越王博物院 供圖

      本次展覽是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文物首次來到廣東地區展出。記者注意到,展覽展出該遺址出土的“保德”字押記瓦。據了解,渤海上京城出土的板瓦和筒瓦上,多帶有戳印文字,多為單字,少量為二、三字,含義多不明了,也有“寶德”“保德”這樣有吉祥寓意的詞組。

      同時,展出的石螭首備受矚目。據悉,這件螭首是渤海上京城宮殿臺階所用,螭首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其形象常用于中國古建筑裝飾。

      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大有十五年壬寅歲建”銘文青釉陶排水管道殘片,也亮相此次展覽。據介紹,“大有”是南漢高祖劉巖的第三個年號。劉巖在位時,在廣州大興土木,廣建宮殿苑囿,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這件殘片對于研究南漢宮苑建筑形制具有重要作用。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的釉陶套獸 南越王博物院 供圖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的釉陶套獸 南越王博物院 供圖

      該展覽展出了“掌要局”銘文白釉瓷碗。據介紹,“掌要局”不見文獻記載,一說其是南漢內侍省所設之局,職掌朝廷機要文書,相當于唐朝政事堂下屬的“樞機房”。從“掌要局”字款瓷器出土于南漢宮城核心區來看,掌要局設在禁中之內。(完)

    (責任編輯:休閑)

    相關內容
    精彩推薦
    熱門點擊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