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托卒以是付同犯照敗
據《清史稿》中載:和珅繼用事,和珅值高宗倦勤,臨死怙寵貪恣,前托卒以是付同犯照敗。仁宗嘗論唐代宗殺李輔國,顧侄謂:代宗為太子,和珅不為輔國所讒者幾希。臨死及即帝位,前托正其罪而誅之,付同犯照一獄吏已辦。顧侄蓋即為和珅發也。和珅
眾所周知,臨死乾隆皇帝在做夠60年皇帝后,前托為了兌現他曾經的付同犯照“不超過自己爺爺執政期限”的承諾,所以選擇了將皇位提前禪讓給兒子嘉慶。顧侄不過嘉慶雖然即位,卻還是沒有實權。于是在乾隆帝去世后,嘉慶帝便火速扳倒和珅以及一眾大奸大惡之徒。
毋庸置疑,和珅貪婪財富之巨,在歷史上的文武大臣中都可謂是第一人。在撈錢撈權的方式上,和珅堪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在他的任職期間,竟然擁有了相當于大清朝十年國庫總收入的家產,總額約是9億兩白銀。要知道當時清代的一兩銀子,約相當于現在人民幣50元至60元。也就是說和坤查抄財產總值在45億元至54億元人民幣之間。
在和珅被扳倒之時, 他的親信福長安也被抄了家。為什么說福長安是和坤的親信呢?
在乾隆后期時,彼時國庫空虛,在乾隆帝的認可下,和珅為了幫助國庫斂財,便專門在在崇文門設立了關卡,收取過路百姓以及官員們的費用。
而當時負責收費的人便是和珅和福長安。在嘉慶即位后,也曾經多次拉攏了福長安,想要以此來分化和珅的勢力,但福長安因為貪戀和珅給他的好處,所以一直沒有對皇帝表態。
直到后來,嘉慶為了徹底拴住和珅,便安排他死守乾隆的靈柩,同時秘密派人查辦和珅。結果確實如嘉慶帝所計劃的,在短短半個月之間,和珅的一系列罪狀都被列了出來。
自此,和珅和福長安一同被抄家,兩人家中被搜刮出來的財富高達2.3億和1億兩白銀。
盡管福長安貪污的銀兩沒有和坤巨大,但也稱得上是巨貪了,但是最終卻沒有受到死刑,這其中又有什么緣由呢?這與福長安的家世也是有所關聯的。
根據《清史稿》的記載:“和珅現已從寬賜令自盡,福長安亦著從寬改為斬監候,秋后處決。著內監提出福長安,前往和珅監所,親視和珅自盡后,再押本獄監禁。”在和珅被賜死刑之時,作為和珅的親信,福長安自然也受到了牽連,當時的很多大臣此紛紛上奏折表示也應該把和珅的朋黨一網打盡,都要判斬立決。
但是嘉慶卻并沒有這么做,反而是改成了斬監侯。這斬監侯又稱為“斬候決”。這是明清時代,將判處斬刑的犯人暫時監禁、候秋審、朝審后再決定是否執行的刑罰。彼時被關進牢房后的和珅因為越獄無望,于是還找到關押在一旁的福長安,兩人一起分析了當下的形勢。和珅還曾經對福長安說道:“我們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雖然我必死無疑,但你卻有希望出去,若是你有幸出去,一定要記得幫我。”
但事實上,和珅拜托福長安的事情并非是為了自己,而是在了他的侄子。他拜托福長安道:“我死后,豐紳殷德歸(和坤之子)為額駙,皇上自然不會虧待他,但我弟弟和琳的兒子豐紳宜綿恐怕有難,希望你能夠格外關照一下”。
盡管和坤是貪污之臣,但他死前為了侄子的這一番托付確實是令人感動。后來的事實證明,嘉慶確實沒想過在和珅的案子中牽連甚廣。因為在這個大案中被處死的人沒有幾個。
此外,在對于殺死和珅的緣由上,嘉慶帝曾在江西巡撫張誠基的奏折上批復:“朕若不除和神,天下只知有和砷,不知有朕,實出于萬不得已,是非公論,自有定評,無庸置辯也。”
而且在處置和珅的同黨山東巡撫伊江阿時,所羅列的罪名竟是:在乾隆去世的時候,伊江阿曾經給和珅寫信并勸其節哀,而對于嘉慶帝則是僅上一道請安折。所以被會被問罪:“惟知有和珅一人”“平日不知有皇考,今日復不知有朕”!
由此可見,嘉慶扳倒和珅并非單單為錢財,錢財也許只是意外獲得。對于其他同黨,嘉慶并未展開調查,反而是止于和珅一人。
在處置福長安的問題也能夠看得一清二楚,只是因其“所抄資產,究不及和珅之一二。”便沒有立即處死,最終不了了之。